欢迎光临南昌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! 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健康传播

专题栏目

健康科普

当前位置:首页>>健康传播>>健康科普

正确看待老年人的血糖值

时间:2019年07月10日 点击:

正确看待老年人的血糖值


老年人各项机能不断衰退,各组织器官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不断下降,比如说存在胰岛素抵抗等问题时血糖不能有效进入细胞中被利用,如果此时血糖水平过低则可能会加重利用率不足,反而促进了器官衰老的进程。

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上较以往减少,且不少老年个喜欢清淡饮食,肉奶蛋等摄入不足,常导致优质蛋白等摄入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,如果血糖过低则可能满足不了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供给,给多种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。

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,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机体维持良好的抵抗力,良好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基础,而机体的各项代谢是相关联的,比如过度调节糖代谢会使脂代谢紊乱,糖脂代谢的异常又与血压的变化相关联等,因此对血糖代谢的调节不可过度。

因此,对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,即便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,将空腹血糖维持在7.0mmol/L以下、餐后2小时血糖维持在10.0mmol/L以下是可以接受的,但这并非是判断老年人血糖是否正常的标准。

老年人血糖正常值高了不是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发生吗?血糖长期高于正常水平确实如此,但高血糖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对血管的损害,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,而这一病变的发生有较为漫长的过程,且还受多种因素比如自然衰老、血压、血脂、吸烟饮酒、生活作息等的影响,是需要进行综合控制的,并非血糖升高是唯一的因素,况且老年人预期寿命有限,在提高并确保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治疗更为实际可行,因此老年人的不必纠于一定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。

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把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但这是身体个体化管理的需要,并不是老年人有了另外的血糖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