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常规能查出什么?
时间:2018年11月22日 点击:次
很多时候,生病去医院检查,医生都会让患者先去查个血常规。因为从患者的血液中,很多病症能一目了然。但是很多人在血检之后,拿到血常规的报告,却不知道怎么看。
血常规主要是查三个方面,第一是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,但是患者查血之后,发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有降低的现象,一般来说,患者是出现了贫血现象。要是出现了白细胞明显升高的情况,一般体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,要是异常升高,并且升高幅度非常明显,达到两万以上,就需要进一步检查,看看有没有白血病之类的血液疾病。血小板也是血常规中比较重要的一块,特别是孩子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情况,此时要及时就医。
很多人都会问去做血常规的时候,需不需要空腹?这其实还是要看查血的主要目的,如果是检查是否有贫血,那么建议空腹检查,这样有利于检测出血糖蛋白的水平,提高血常规的准确度。要是进食,会造成血糖蛋白测定结果出现偏差。有的人查血的目的是为了检查体内中性白细胞占正常白细胞的比例,那么空腹与否是不重要的,因为进食对检查结果并不会产生影响。不过,为了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,还是建议在做血常规的时候,尽量空腹去接受检查。
如果出现白细胞数量异常的情况,最好再做一个白细胞外围的形态分类,也就是检查一下增多或者是减少部分的白细胞,有没有出现形态异常的现象。通过白细胞形态的检查,发现细胞的形态符合白血病的,能判断患者是否有患白血病的可能。白血病患者大多数也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,也就是贫血的症状。
仅仅是小小的一次血常规检测,却能够看出身体很多的异常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