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如何面对跌倒危机
跌倒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。轻者骨折,不得不卧床休息,褥疮、肺炎等疾患随之而来;重者脑出血死亡,或是成为没有知觉的植物人!如今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龄老年群体,面对如此严重的健康威胁,是时候了解一下防跌倒的有效手段了!
老人为什么容易跌倒?
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内在因素(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、疾病影响、药物因素影响等),也有外在危险因素(环境、穿着、助行工具等)。
身体机能下降
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,体力衰弱,生理机能下降,平衡功能丧失,逐渐成为“失能”群体,意外伤害的风险也越来越高。
病理性原因
骨质疏松症是很重要的病理性原因。骨质疏松症常伴有肌少症,使患者肌力下降;肌少症又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。这两种疾病往往同时出现,相互影响,导致跌倒及骨折。心脑血管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眼部疾病、足部疾病等也会增加跌倒的危险性。
不合理用药
使用镇静药物、精神类药物、心血管药物等,或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。在高龄衰弱的老年人中,低血压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。老年人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,及时测量血压,防止血压过低。
心理因素
沮丧、抑郁、焦虑、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与社会隔离也会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。
外在危险因素
户外和居住环境中的各类不安全因素,容易导致老人磕碰甚至跌倒。
个人和家庭如何防跌倒?
个人: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
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引起的骨折风险。老年人每周应保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。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可以有效提高平衡力,增强下肢力量,防止跌倒。另外,快步走或者利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不建议练倒走或进行危险系数大的高难度动作。
家庭: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
家庭中是老年人跌倒发生最多的地方,适老化的居家环境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在家中发生跌倒的概率。
居家适老化改造通常包括:
在楼梯、过道等地方安置扶手;消除门槛及地面高度差;增设高度适合并带有扶手的换鞋凳;将易湿滑的地面更换成防滑材料;选用安全稳定的洗澡椅,并采用坐姿沐浴;在淋浴区和坐便器附近增设扶手;在卧室通往卫生间等常用过道添加感应灯;选择高度适宜的床,并在床边设置易伸手摸到的台灯等。
温馨提示:
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动作要慢,穿合身的衣服,穿合脚、防滑的鞋,不要做危险动作。走路不稳了,一定要拄拐杖,以免摔倒后发生骨折。
若不慎跌倒,一定不能急于起身,以防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。无论受伤与否,都要及时告诉家人或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