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南昌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! 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健康传播

专题栏目

健康科普

当前位置:首页>>健康传播>>健康科普

调整生活方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

时间:2019年01月30日 点击:

调整生活方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

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,包括人们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劳动工作、休息娱乐、社会交往、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、道德观、审美观、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。通俗讲,生活方式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,吃喝拉撒睡,再就是三观正不正,心态好不好。

饮食

饮食应以总量控制为主,同时进行结构调整。所谓总量控制就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取,一日三餐,粗茶淡饭,先喝汤后吃饭,八成饱,不加餐。所谓结构调整,就是不要太甜,不要太咸,不要太油腻。简单讲,饮食应适量、均衡和按需。

比如高血压患者应限盐,北方人日摄盐12g以上,而合适的摄入量为5-6g/日,只要将食盐减半即可。荤素搭配,不要偏食,什么多了都有问题,光吃所谓的健康食品也会导致健康问题,不是营养不均衡,就是营养不良;肥胖往往是能量(热量)过剩和营养不良的混合产物。对于大多数人,基本上什么都可以吃,适量就好。

烟酒不分家,抽烟、喝酒是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,也是社会交往重要的媒介。但你知道吗?酒精加烟草是致命混合物,二手烟危害更大。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,尤其不要在女性和儿童面前吸烟。这不单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,如果说吸烟是慢性自杀,那么在别人面前吸烟无异于“杀人”。

运动

对于年轻人,运动应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,因地制宜,持之以恒;但对于年老体弱多病者,应适度活动,甚至适可而止。运动前要选择好天气与时机,要充分预热(准备活动)。对于老年人、体弱多病者,运动中微汗即可,不感明显胸闷和胸痛,不感明显呼吸费力,不要汗流浃背;年轻体健者应选择和从事自己喜欢、擅长或者适合自己的运动,包括某些竞技性的活动,但不要逞能,以避免运动意外;应尽量避免急慢性运动创伤和损伤;活动后应没有明显的疲劳感,不影响一天的工作和学习。

休息

最好的主动休息方式是运动,最好的被动休息方式是睡眠,哪怕短暂的午睡对于一下午的工作和学习都会非常有利,上了车船飞机尽可能睡会儿。对于失眠者,尤其焦虑引起的失眠,应该放松心情,脑子少活动,身体多活动;忘情、忘我的运动或者娱乐就像是“除颤“一样,让我们身心释放,让我们的工作生活状态重新回到正常的秩序和轨道上来。

人要有爱好,有事情做,尤其在退休之后,旅行、音乐、唱歌、书法、绘画和摄影等都不错,但做个志愿者或者社区服务者,热心公益可能是更好的选择,帮助儿女抚养后代也是每个长辈义不容辞的责任。狗狗不仅仅是宠物,是人类的伙伴,忠实的朋友,养只小狗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好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