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膜炎会传染吗?如何预防?
秋冬季气温较低,人们减少外出,更多选择呆在室内,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次数,这为脑膜炎病菌的传播创造了条件。在脑膜炎高发的秋冬季节,我们如何能够准确识别并及时预防呢?
脑膜炎无特定高发人群,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上此病,其中儿童、老人、免疫力低下者患病概率更高。脑膜炎具有致命性,需及早就医,住院治疗,不可耽误。经过正规的治疗,绝大多数脑膜炎患者能够康复如初,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产生后遗症,如婴幼儿和老年人(其抵抗力相对于青壮年,较弱),会产生失聪、失明、智力低下、精神状态恶化等永久性病理损伤。
1、脑膜炎和脑炎不是一个病
脑膜炎是脑或脊髓表面的保护膜发生炎性病变,而脑炎是脑实质发生炎性病变,两者病变部位完全不一样,脑膜就好比橘子皮,而脑炎是橘子肉。当然很多病例可能导致“橘子皮”“橘子肉”同时发生病变——脑膜脑炎。
2、常见四类病菌引发脑膜炎
(1)细菌性脑膜炎,主要由流感嗜血杆菌B型、脑膜炎奈瑟菌、和肺炎链球菌、三类,细菌引发脑膜化脓性炎症。全球每年至少有50万新发症状性感染,5岁以下幼儿和60岁以上老人患病几率高。
(2)结核性脑膜炎,由结核杆菌引起脑膜非化脓性炎症,是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,死亡率极高。
(3)病毒性脑膜炎,主要由肠道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、HIV病毒、EB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。此病多发生在夏季,在儿童群体中最为常见,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。
(4)隐球菌性脑膜炎,主要由隐球菌感染引发,发病率低,一旦患病,病症严重,且死亡率高。
4类脑膜炎的症状,前期多表现为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、精神不振,情绪暴躁,随着病情的加重,会出现头痛呕吐加剧、嗜睡、抽搐、认知障碍、神智模糊,甚至出现颈项强直和脑膜刺激征、瘫痪、昏迷、死亡。
3、小心,脑膜炎会传染的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(简称流脑)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,流脑高发期应减少甚至避免去人口密集处;结核性脑膜炎(简称结脑)如果同时患有开放性肺结核,会有一定的传染性;细菌性、病毒性脑膜炎一般不存在传染性。
4、秋冬季预防很重要
(1)注意开窗通风,定期进行室内消毒,勤剪指甲多洗澡,注意个人卫生;
(2)体质较弱、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需要加强体育锻炼,注意饮食的多样摄入;
(3)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,外出建议佩戴口罩;
(4)前往医院注射疫苗,防患于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