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南昌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! 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健康传播

专题栏目

健康科普

当前位置:首页>>健康传播>>健康科普

为什么对症下药却总也不见病情明显好转?

时间:2018年11月19日 点击:

为什么对症下药却总也不见病情明显好转?

为什么明明吃对了药,但是药物不仅不起作用,反而给身体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?

这是因为影响药物在身体内发挥功效的因素不仅仅是它自身的成分,还包括患者服药的时间、姿势、饮水量、身心状态等因素。

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,往往对药物在体内发挥功效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
细节一、放松身心

身心疲劳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,但是会影响疗效。在生病期间,身体出现不适症状,往往会影响人的心情,在服药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,多往好的方面想。

因为身体恢复健康的过程,不光是靠药物作用,还有神经体液的调节。在我们高兴的时候,大脑会分泌一些物质,帮助身体增强抵抗力。

细节二、选对时间

一般说明书上没有特别标明服药时间的口服药物,饭后半小时服用即可。

但是,有些药物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吃,而且中药和西药要间隔一个小时。

饭前服药指的是空腹服药。抗酸药及治疗胃炎的药物,如氢氧化铝、胶体果胶铋,以及胃肠解痉药和胃动力药等需要在饭前服用,可增强疗效。胰酶、乳酶生也宜饭前服用。有些抗菌药类的药物也需要饭前服用。

饭中阿卡波糖之类的降糖药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服用,才能更好地降低血糖。减肥药物奥利司他餐中服用能减少脂肪的吸收。

睡前镇静催眠类药物一般需要睡前半小时吃。

细节三、注意饮水

一般口服剂型的药物,用200毫升~3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即可。水温应在40℃~50℃,如过低,容易使胃部产生不适。

不要干吞药片或只用一口水送服药物,这些行为都容易使刚服下去的药物粘在食管上。有些药物的刺激性很大,会导致食管发生炎症、溃疡甚至穿孔。

饮用中药冲剂每次用水约150毫升就可以了。例如感冒清热颗粒,用150~180毫升水冲开服下。但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,例如蒙脱石散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。

由于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,遇热水容易变软变黏,服用后易附着在食管壁上。因此,送服胶囊时要避免水温太高,且要多喝水,一般不少于300毫升,以保证药物被送达胃部。

另外,服用抗菌药、退烧药等要大量饮水。

还有些药物遇热水易被破坏,有以下几类:

助消化药如胃蛋白酶合剂、胰蛋白酶、多酶片、酵母片等,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。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,70℃以上的水温将使其失效。

含活性菌药如含双岐杆菌等益生菌的药物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。

细节四、摆正姿势

服药的正确姿势是“站立”或“坐位”,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,要稍停留片刻,利用药物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过食管,以免在食管内滞留、延缓药物的作用及损伤食管黏膜。

躺在床上服药,有可能让药物在食管里就被溶化吸收,致使药物不能完全发挥疗效。另外,还容易将药物吃到气管里。

但有些药物在服用之后则需要躺下。如服用胃黏膜保护剂,在吃完药后需要侧卧。服用某些降血压的药物后也要躺下。

如果服药时感觉药物堵塞在食管中且情况严重,则应立刻去医院检查。

细节五、慎吃食物

有些食物如果同药品一起吃下,会影响药物的疗效。容易与药物发生反应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。

酒饮用后会刺激或抑制肝脏酶代谢系统,建议最好在服用任何药物期间都不要喝酒。

典型药物: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酒,会造成体内乙醛蓄积,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等症状,还容易引起肝损伤。

茶叶、咖啡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,影响药物的吸收。咖啡因有兴奋的作用。

典型药物:布洛芬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,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,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副作用。

肉、奶制品此类食物含有组氨酸,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组胺。有些药物会抑制组胺分解,造成组胺蓄积。

典型药物: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忌食奶酪、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。因为抗过敏药抑制组胺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