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,可导致下肢血管闭塞,引起下肢供血不足。并且,随着症状越来越重,肢体可能渐渐坏死。
“年纪大了,腿脚天然不灵便了。”有的老人家出现一种新鲜的症状,走着走着忽然腿就瘸了,但只要坐下歇息一下子,就好了,但时间一长又会一瘸一拐,如此频频反复。到医院一检查,原来患了一种叫做“间歇性跛行综合征”的毛病,是下肢血管出了题目。
真正的病根就是高血压和糖尿病
“间歇性跛行”这种病知道的人很少,特别很是容易被误诊为风湿病或者骨科疾病,一些没有经验的大夫也每每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。其实,间歇性跛行综合征的病因每每是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。
高血压会导致下肢肌肉供血不足,时间久了,动脉因缺氧而引起痉挛,就会加重下肢的动脉狭小,出现腿脚的麻木、抽搐和痛苦悲伤。继承行走,症状会加重,患者走路就会一瘸一拐。而歇息后,缺氧状态减轻,症状就减轻或消散了。随着病情发展,患者的行走距离将越来越短,必要歇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。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已开始老化,血管弹性差,更容易得这种病。
同样的道理,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,可导致下肢血管闭塞,引起下肢供血不足。并且,随着症状越来越重,肢体可能渐渐坏死。
若中老年同伙出现以下症状:走路时腿部有胀痛、不舒适感,但站着或坐着的时候,却不会发生胀痛;或者上斜坡路或快步走时,腿部有不适感,但如站着不动,胀痛或不舒适的感觉通常在10分钟之内消散,要小心可能得了“间歇性跛行综合征”,应尽早就医,确诊后可进行溶栓或手术治疗,同时控制原发疾病。
